内蒙古新亮点教育咨询有限公司

新亮点教育

xinliangdian jiaoyu

学习咨询热线:

0477-8114567

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行业资讯

东胜新亮点教育培训思维导图——有效率的读书

所属分类:行业资讯    发布时间: 2020-09-30    作者:admin
  分享到:   
二维码分享

名人的读书方法

古今中外很多名人、学者都有自己的读书方法。

孔子关于读书和学习就有很多名言,比如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、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”等等。强调的是读书要多思考,而且要反复看,多温习复习,就可以温故知新。“韦编三绝”这个成语就是说孔子读《周易》的时候,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。

陶渊明有“会意”读书法,他在《五柳先生传》中写到,“好读书,不求甚解,每有会意,便欣然忘食。”这是讲,陶渊明喜欢读书,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,而是抓住要点,每当对书中主旨有所领会的时候,就会高兴地忘了吃饭。可以看出,陶渊明的读书是有很大的兴趣,而且要“会意”,即把握作者的意图、主旨。

诸葛亮则是“观其大略”读书法。《魏略》一书中记载,“孔明在荆州,与石广元、徐元直、孟公威俱游学,三人务于精熟,而亮独观其大略。”这是说石广元、徐元直、孟公威三人看书“务于精熟”,看书很细,力求理解透彻;而只有诸葛亮是“观其大略”,“观其大略”并不是只看个大概,而是抓住内容,领会要旨,思路非常清晰,了然于心的感觉。是不是感觉跟思维导图的思想非常像呢。

茅盾有“三遍读书法”,茅盾曾经说到,“读名著起码要读三遍。一遍很快把它读完,这好像在飞机上鸟瞭桂林全景;二遍要慢慢地读,细细地咀嚼,注意到各章节段落的结构;第三遍就要一段一段的读,领会运用,这时要注意记忆它的精炼的字句”。

东胜新亮点教育培训

一遍是粗读略读,

二遍是细读精读,

三遍是消化吸收并运用。

还有华罗庚的“厚薄法”,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“由厚到薄”和“由薄到厚”两个阶段。

他认为:当你对书的内容有了透彻的了解,抓住了全书的要点,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,书就由厚到薄了,愈是懂得透彻,就愈有薄的感觉。如果在读书过程中,你对各章节又作深入的探讨,在每页上加添注解,补充参考资料,这样书又会愈读愈厚。

因此,读书就是由厚到薄,又由薄到厚的双向过程。其实细心、聪明的学员可能已经体会到了,这些名人学者的方法都有相通之处。

东胜新亮点教育培训思维导图读书方法

三步法:问——找——绘

一步:问

“问”:是问自己,通过大致浏览目录,问自己想要从这本书中找到的问题答案,想要解决的是什么,做好笔记,举例:(或者在书的目录旁边做备注)

二步:找

在相应的目录里,带着问题找答案,并做好收获的笔记解析,并方便自己提取关键词,方便后续制作读书概况的思维导图,一遍可大致略读,了解全貌

提取关键信息:

①:按照章节大小标题和关键词来取

②:顺序关系、因果关系、转折关系、转折或者褒贬定义判断等等。

三步:绘

结合自己的读书收获笔记+关键词的提取,绘制成一章节/全书的思维导图整理,草图举例:

内蒙古新亮点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电话:0477-8114567

邮箱:18868406969@qq.com

技术支持:

网站地图 RSS XML

二维码
©2020内蒙古新亮点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蒙ICP备20003405号 城市分站:  内蒙古  鄂尔多斯市  东胜  万家灯火